0391-830963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申请干货

留学资讯 申请干货 公司新闻

大学期间出国留学要做什么准备?

2023/2/9 10:13:59

要做的准备很多,哥大学姐的一篇长攻略奉上,看完不信你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我15年DIY申请拿到哥大、NYU、Uchi等北美大学的offer,对于美硕留学的规划和申请非常熟悉。16年我入读哥大,也帮学弟学妹搞过申请,17年加入一个半DIY留学平台,往返纽约和国内,每年也抽空帮一些准留学生们。以前得到筒子们的私信问我能不能写一篇非常完整实用的攻略出来,只是我时间确实比较少,但我也应筒子们的要求花了半个月断断续续地码下这篇长文啦。我想把我自己申请,包括帮学生申请所积累的经验都放到这里,确保没有细节遗漏。大家觉得有用的话,点赞收藏可以有哦~

qywh_con04.jpg

早做规划

出国读研是我大一结束才做的决定,在此之前,我家里人也说过会支持我留学,所以大一我的学习没有马虎,绩点也还可以。真是一位我的决定做得早,所以按部就班准备,申请到后来的学校也是水到渠成的。

不过这算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16年上我入读哥大,有学弟学妹找到我帮忙做申请,那年我帮一个学生斩了2个top10的offer,其他学生都帮他们拿到了top40的。17年我从哥大毕业,因为还要为刚加入的平台招募留学生导师,所以只接受了3个学生,其中2个都是大三才做出留学决定的。我记得有一个学弟的GPA才刚都3.2,主要是大一大二的绩点不高,拖了后腿。另一个申请marketing的筒子到了大三,但是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这两人都是国内顶尖985的学生,但是因为决定晚,规划没怎么做,导致准备不足。

学生本身决定了申请的上限在哪里,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掩其瑕”,扬其“瑜”。所以早做规划,其实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更是学生的家庭需要尽早考虑的。因为家长对学生的支持对于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准备,是有很大的推力的。留学申请所做积累是长期的。比如绩点,考的是你大学几年的连续标讯,如果刚开始睡了,那么大三之后就是有后悔的份。

DIY还是找中介?

申请前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这个问题,有的同学DIY失败了觉得DIY太难,有的被中介坑了,觉得中介万万找不得。自己能不能DIY?中介能不能找呢?我前几天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讲这两个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里我就稍微简短地再讲一下。

因为我自己是DIY申请,所以个人比较支持DIY。很多同学觉得DIY难,其实是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做不下来,害怕承担自己申请失误的后果。申请美国学校确实更加复杂,学校多,专业广,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比较多,自己DIY肯定是要花很多精力去做的。能不能DIY,看的是大家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个人经验来说,一般能申请顶尖学校的学生,他们更容易自己搞定申请,不只是因为他们绩点更高,经历更好,也是因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善于规划,勇于执行。你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然知道自己适不适合DIY。

另外优秀的学生并不都适合DIY,因为很多学生临到申请季还在忙刷分、实习、科研、论文,这些其实比申请更加重要,所以很多优秀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提升背景,把申请交给机构来做。

但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决定出国留学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留学中介机构。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被黑心中介坑,损失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我有个朋友就在某大中介做过顾问,他给我揭露的中介黑幕,让我觉得中介的问题,已经不是是某些个人造成的了,而是这个行业有问题。

中介是咨询服务性行业,跟做手机做电脑不一样,只有顾问没有产品。手机可以做到每个差不多,产品质量会很稳定,但中介的顾问都是同样的培训上岗,每个顾问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却天差地别。而且一个顾问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道德感,不是中介培训能培训出来的,家庭学校十几二十年教育都没教出来,难道指望中介培训出来?中介最大的原罪,就是没有去淘汰和筛选这些不合格的顾问,反而从制度上去鼓励这些不负责的行为,最终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中介,顾问每年都要带100个学生才能养家糊口,就这样一年顶多也就20-30w。顾问为了赚钱,只能去重销售轻服务,争取让更多学生签约,至于申请,你觉得他们还有精力好好做吗?说到底,你去找中介,可能会遇到靠谱的顾问,但遇到不靠谱的顾问,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模式下,靠谱本身就非常不确定。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中介机构邀请我回国我都拒绝了的原因,不是我认同的东西很难去作为一项职业。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新模式出现,比如半DIY机构,17年半DIY留学机构admitwrite邀请我合伙作为北美导师招募负责人的时候,我考虑一周才答复,就是为了确定是不是符合我的理念。


头等大事:选校

很多筒子起初觉得,选校嘛,就是个很简单的事,从各类榜单,推荐项目里面挑就成了。其实没那么简单。选校也分“主动选校”和“被动选校”。所谓主动选校,就是选择你想去的,而被动选校则是选择那些比较适合你申请的学校去递材料。所以最终我们要找的学校是这两个里面共同的“交集”,要找好这个区域考虑的因素其实挺多的。

1、排名

排名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去看US news榜单。里面其实有分综排专排。综排其实是本科排名,并非把硕士排名都涵盖到的。所以我们申请master需要看专排。综排的价值主要是在回国就业的时候,国内的HR更加熟悉名气大的几所学校。当然如果想搞研究的研究僧,那专排就是非常重要了。所以还是要根据情况。There is no school ideal for everyone.

专排也分科系排名和分支专业项目排名。比如商学院:

https://www.usn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business-schools/mba-rankings

但某些专业是并未被US news纳入统计花名册的。比如说最近几年非常hot的项目——商业分析项目BA, 近2年我们平台申请这个专业的人非常多,背景也各异,包括金融经济、计算机,还有其他基础学科的都有,他们自己去查排名会发现usnews上没有放,而又去看QS(偏全球)或者)ARWU(偏学术)的这些榜单,基本上都是只涵盖了商学院下的BA项目,而并没有涵盖工程学院下的BA,也就是遗漏了一大部分。比如第一梯队的西北大学的MSiA这个项目非常牛,但是QS榜单里却不见统计。

所以,如果你diy, 难度往往是从细节点滴堆积起来,看起来问题不大,但是往往层出不穷,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完成。榜单的不完整性和偏差性需要我们通过网上的专业行家来手收集院校信息,同时也需要整合我们的Peer,也就是留学生的真实评价和解析,来综合。但网上的信息基本都是泛泛的,或者是非常杂乱,碎片的,还有几年前的过时信息,甚至是错误,未经验证的信息。所以我当年申请的时候,光收集信息就花了足足一个月。所以细致是一定要有的,DIY的同学要注意,其实找中介的同学也要留个心眼,因为很多人觉得中介给自己推荐的学校都略保守,那么在选校方面如何鉴别筛选,就是很要注意的了。

2. 地理位置

Location是择校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他影响就业,并且业余生活。而这个因素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就业这一点,美国是产学研商结合非常精密的一个国家。解释来讲,就是当地的产业环境、决定了专业的人文环境、就业的资源,以及未来地区的发展潜力。比如IT业在美国西海岸是最繁盛的,金融业则是在纽约州,工业要看向五大湖区,比如底特律,就是最出名的骑车制度。地理位置的因素有时候比排名还重要。举个简单例子,之前有个ivy的导师,给我引荐了一位她在Google的同事,对方是来自USF master项目的,本科也是C9出身。USF虽然排名一般,但是凭借湾区的优势,就业表现是非常好,所以吸引到很多看重就业筒子入读。Usf的申请人不乏来自剑桥、UCLA/UCB/UCHI等海本,还有很多厉害的清北、C9等校的学霸。

再来看生活方面,小城市就是典型的岁月静好风了,大城市则是人多,但是充满着多元的因素,然而生活成本就比较高了。其实有些人对这方面还真有偏好。比如我招募过的一个美博导师,放弃Uchi这所学校的offer,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他就是喜欢在chapel hill这样的small town周末钓鱼划船的惬意。并且还可以安安静静搞科研,总觉得可以偷来一把时间,所以这也是他选择college town的原因。

还有地理挂钩的安全因素。比如城市治安情况,大家可以去usnews 查看:

https://www.usnews.com/news/best-states/rankings/crime-and-correctionswww.usnews.com

3. 综合定位

课程设置、项目时长、录取标准、往年录取数据、学费、奖助学金情况、校友资源、就业数据、是否对中国学生友好等因素,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去对比、做选择。

看了这么多觉得选校很头疼,其实就建议大家不要偷懒,把意向学校先列进一个Excel表里,比如以上的几项,筒子们可以分栏对学校批注,然后将学校的网址、干货等附后,这样理清楚之后,就能很好分析出学校的优缺点,以及跟自己的匹配程度。

一般我们选校还是要分三类:保底校、主申校和冲刺校。这三类学校一般能有20%能去一档,有50%能去主申的二档,有30%会去到保底党。不过我们平台统计申出去的学校,申到冲刺校的比例会高一些,约为三分之一。是的,彩票校(冲刺校)并不是遥不可及,而准备往往是让筒子们拿offer的关键所在。我在帮后辈申请的时候也提醒过他们,冲刺校并不等于幻想校,而是大家踮起脚去够的学校。

基础工作:成绩准备

GPA

绩点是体现你学术能力的重要依据。每个学校算法其实是很大差异的,比如交大的算法下绩点满点是4.3,而浙大过了85分就都算4.0的绩点,而北大的算法是最常用且最匀称的。但是不管你怎么算GPA,填到申请栏和简历里的绩点学校都不会看,他们会重算一遍,或者让你通过WES认证GPA再提交。WES认证的算法其实是会把一些专业度较低的课程权重降低,比如思修课、体育课的绩点,而专业课的权重在WES认证里就会加大。

GPA的门槛是有的,比如3.0以上的正常情况,有的学校不会给出要求的GPA,但是反观他们的录取学生数据,都是在3.4-3.8,平均3.6的GPA。正常情况下,你的GPA如果能达到3.7以上,就可以冲一冲top30,如果是3.5左右,就申请top50,如果再低就只能再往候选。建议如果参考GPA的录取标准,可以多看几年的情况,如果gpa比几年的最低值还低,那这个学校就不用选了,除非你有Nobel price winner这样的顶牛推荐,或者家里有矿可以捐。

但大家的gpa毕竟是不同学校打的,所以一般大学审查时还要去注重:1、你在本科院系中的对应排名位次;2、你本人成绩的历史走势;3、专业课绩点及其排名;4、你的本科院校

讲这么多,其实还是方便大家通过GPA给自己一个评估,尽量刷高。如果已经木已成舟,也没办法重修,适当删课之类的方式,筒子们得想办法解决,最主要还是在文书里面合理地解释自己的绩点,比如有伤病,或者是因为搞重要的项目而耽误学校考试之类的,再或者把ranking拿上来,表明学校是狠压了自己的绩点的。总之要做到有理有据。

语言考试

托福或者雅思是需要选择一项去攻下的。如果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语言,建议直接选托福,因为第一认可度更高(虽然大多数学校也接受雅思),第二性价比更高。第二点解释下如下:因为托福的94-101分等同于雅思7分的水平,然而很多美国大学只要求托福成绩在90以上,但雅思却要到7分。另外有一点,托福考的词汇更学术化一些,对筒子们入学后帮助会更大。

难易对比方面,托福高分更容易,雅思几个更容易。比如雅思要刷到6以上非常容易,但要上7则很难了。雅思难在口语、写作两项,托福则难在听力和阅读两项。所以判断自己哪项强就选择好磕的来磕。不过前提是已经分析过学校对语言的要求和过往学生的语言成绩情况。一看学校要求,二看自己更适合考哪项,这么来从中选择。

分数方面,学校堂而皇之的说法千万别信。比如Havard研究生院表示,自己不要求最低的托福成绩多少,但我们去看它的教育学校,实际录取的托福最低分都是104,小分也不低于26的。还有的学校给了一个Minimum、recommend的分数,也要多长个心眼。比如MIT说自己的托福最低分只要求到90分就可以,推荐100分以上。但实际录取,你看哗啦啦的一片都是逼近110分,你说如果你只拿个90多分的成绩去申请,是不是就得杯具了。语言考试分,能拿高最好,不过也不要用力过猛去以为追求高分,一是猛刷很难再刷高,二是托福成绩只是过线就可以了,比如到某校的历史成绩平均数,也就足够,学校考核的重点并非在标化,而是在其他的背景,所以时间要分配到背景提上去。

准备周期方面,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托福有2年的有效期,所以大二准备大三考比较合理,3-6个月的准备时间。有些筒子需要几战才能考到100以上,所以时间安排要合理。

入学考试

一般商学院需要考GMAT,其他专业考GRE。如果是法学院要考LSAT, 医学院要考USMLE,后面的相对小众。所以我还是说一下大部分人要面对的GRE和GMAT。

商科学生到底是考GRE还是GMAT好?

其实我们所认知的商科跟国外的概念还是有差别。很多商学专业都是被老外设置在工学院或者文理学校下的,比如经济学,再比如金工、BA、数据科学这样的专业,基本都是设在工学院下,有些只接受GMAT,但很多都是两个都认可。

如果你所申请的目标项目,两个成绩都可以递交,那么可以参考下面选GRE和GMAT到底考哪个:

1. GRE的难点在词汇,GMAT则低词汇要求较低。

2. GMAT难在数学和阅读,对逻辑和语法能力的要求,是要高于GRE的。

3. GMAT的作文拿高分更容易。

4. GRE有更广的适用性

所以GMAT比较适合词汇差且没时间积累词汇的,写作比较差的。

GRE比较适合专业未定,逻辑语法比较弱的。

GMAT要求:

Top20的商学院一般要求GMAT要到700以上,但是GMAT其实美国商学院是看“区间”,也就是如果你的GMAT成绩落在这个区间内,就有录取机会,校方就会去综合你的其他背景去比对。


GRE要求:

GRE总分320+算是能送的。但VQA的小分,学校可能会具体设置要求,一般Q在168+,拿满到170最好啦。A最好3.5以上。另外为了背景补充,GRE科目考试是需要考的。情况有3: 1、学校要求或推荐考的要考(官网出现Gre subjec test required/recommended的字样),2、跨专业必须要考的;3想有GRE subject test弥补GPA劣势的,虽然作用不大。

西天取经:文书准备

咱们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一般不是盖的,但文书则是我们比较犯难的。因为文书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他没有一个标准的通路。基本的文书有PS/SOP,CV,RL。设计类的筒子更是要交portfolio of work作品集。社文科的同学还需要写writing sample等材料。有时候学校也会要求写essay,考核动机。比如哥大就是用essay卡人的一把好手。有些学校出essay是用于来exam人,比如著名的芝加哥大学之变态essay要求,会出一些特殊的主题、题目,来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PS/SOP

个人陈述和目的陈述,没有学校不要,有些学校甚至要求2个都交,这就有点惨了啊。不过PS和SOP虽然难写,但是可塑性很强,我们通过自己的北交积累,CV/RL基本定型了,但PS、SOP怎么去写就可以非常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想出一个最好的切入方式,所以这上面我们能够下好功夫,做好文章。

硕士申请的PS、SOP其实都是SOP,都是重表目的,而不是讲自己的故事。因为纯粹的PS就是让人了解你的家庭、教育、经济情况,还有怎么去攻坚克难的。这是美国高中生交上去的主体内容,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经历,所以讲故事就好了。但研究生不一样。

研究生的学位是供有目的的人来读的,所以文书不说清楚个人背景,交代好动机和目的,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内容上要求,你选择这个专业和项目的理由,你在这个专业上的经历,你将来的规划等等。逻辑应该非常的清晰。而选项目的原因必须非常具体。

这里放提个我的PS里写的内容吧:我对mkt的兴趣其实来源一看到一条杜绝象牙的公益广告,后来我也通过大学的exchange接触到一个推广项目,就是为台湾某茶叶指定对大陆游客的宣传计划。后来我也通过辅修、实习学习实践了更多专业内容,也学习了运用时长分析工具,未来我更想利用量化的工具帮助品牌做分析决策,筑建未来更加智能化的智能品牌。哥大的平台正好给我一个成长机会。

具体SOP包含的元素,其实stanford有做过一个非常不错的guide,我这里贴上来:

 

 

(SOP的内容说明——斯坦福大学官网)


如果你要申请的学校ps和SOP都要,那么你就把这两份文书分开,按原本的侧重点来写。用PS展示自己的背景(过去),用SOP描述自己的目标(未来)。我在平台招募留学生导师的时候,都要看他们以前申学校写的文书,我发现名校录的人,一定有一篇好文书,共性就是个性化,你能在其中看到一个非常丰富的个体,也看到他的经历、思索,你也会有所启发。不过他们的文书能正中红心,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丰富的经历,有实打实的干货可以写,所以背景积累对于文书写作是无比重要的。

CV/resume

根据项目要求提交cv或者是resume。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CV, 是对一个人的学术履历的完整总结,所以篇幅可以长长长,把自己的研究经历都一一道来。再加上实习工作志愿者和获奖等经历全部放入。

Resume,则是精简的,需要突出个人亮点的,针对的是所申请的专业项目,因此需要短于CV, 一页纸即可。如果我们要套磁,则需要先发resume方便教授简阅读,而CV则需要放进官网系统供招生官查阅。

格式上,CV字号可以用11-12号这样大一点的字,加上大一点的行距,为了看着舒适方便,而因为resume要精简,所以排版就需要紧凑一点,用9-11的字号码。

简历细节的打磨其实要费心思,突出重点。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了我们去看一般怎么做些简历,还是可以问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帮你过一遍简历。先前我入驻的平台有个C9的学生要修简历,他的申请其实要费一些神,因为他申请了不同细分方向的2个专业。所以当时我们帮他匹配了2个目标专业的不同留学生导师帮他改。他的简历的初稿特点就是,杂乱、冗长,有点“故事会”的感觉,看似很丰富,其实重点一点都不突出,是完全不合格的。而不同专业的导师也根据专业特点和侧重,去把他经历里的AB抓取出来,精细锻造了2份不同定向的简历。所以简历不仅要句句有用,还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才是为能用作申请的好简历。

推荐信

学校要求交2-3封。建议找全不同类型的推荐人。如果是学硕,就可以找2个学术领域的推荐人(一位任课教授,一个实验室导师),再找一个来自实践领域的,也就是实习或者工作的经理、老板等。如果是研究型的master,所以推荐人都找学术领域的最好。有的学校会明确规定推荐人的种类。

推荐信变复杂了?的确如此,有些学校很“作”,他要求推荐信的形式是比较特别的。比如让你直接给推人的名字、title、联系方式,然后学校的officer会直接向你的推人发一个链接。让他点进去填写你的推荐。

这种情况就比较头疼了,需要你提前跟推荐人沟通好,同时你还需要让推荐人回忆和你的互动细节,对你进行有利评价。之前我帮一个学弟所申请哥大的时候,他同时也在申另一所,这个学校发给他导师的推荐问卷里有出现了这样的问题:“wha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the student take from you ? And reversely, did you gain anything from this student? ”所以有时学校也使用一些小tricks,意在考察推荐人的资质,同时也验证两人互动的真实性。

如何写推荐信?下图斯坦福大学给出了一个提示。推荐信中需要有推荐人基于你的特质,具体方面上,来给出一个评价,必须客观、真实并且细节丰富、别具说服力。如何做到上面,除开推荐人的资质要“够格”,其中最本质的还是推荐人需要很了解你,这样你RL才会言之有据,而不是空口之谈。如果只是套路、模板化的推荐信,会被AO们一样识破的,这样这个推荐信就算是作废啦。Plus, 一些泛泛的说辞,比如the student did well in class, She/He is passionate about this area,意义不大,因为放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说得过去,没有特色和差异化,不成为有力的推荐理由。

 

 

(斯坦福大学对于推荐信的要求说明)


如何写好推荐信呢?

有两点非要不可,第一是具体的实例,第二是和同龄人的比较。JHU和Uchi等名校出具的关于RL如何写作里面,都有提到过这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案例的重要性不多讲,后面这个和同辈比较这点,其实推荐人只有在给出你如下几个级别的评价的时候,这个推荐信才算是起作用的:

① Very good (well above average)

② Excellent (top 10%)

③ Outstanding (top 5%)

④ The best encountered

最后一点这个“best”是非常难的,而且也会显得有点夸张。所以第2点和第3点是我们必须要争取的。第一点是最常见的,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突出。注意这里的ranking不只是在绩点方面,还包括各方面的素质、潜力等等。而这个评估也需要有各方面依据的支撑(这里前面说的实例这点。)

至于有个普遍的骚操作,那就是中国学生们自己写找教授签字这种。千万别第一遍就这样想啊筒子们。这个这是“无奈之举”,如果你只能这么做,建议和教授好好沟通一下。我在大学交换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教授,可能是被要推荐信太多次了,还自己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表发给找他要推荐信的人,来判断给不给。


筒子们自己进行一些设问,然后再和自己的推荐人进行探讨。我当年准备推荐信的时候,有完整的把自我介绍写出来,发给推荐人时也附上了推荐信写作的注意事项。我的推荐人非常的nice,我还跟他book到了一个专门的时间讨论我的推荐信(当然也是我帮他认可我熟悉我才答应的)。

怎么能获得优质推荐人,让推荐人帮你呢?

1、保持高的GPA, 平时有意地多跟教授互动、建立联系。确保寻找到的推荐人,你和他是有逻辑清晰的交集。

2、如果你是找你的任课老师写推荐信,则你需要在他的课堂上表现突出。如果是找导师写,则需要和他的研究方向与你的申请方向一致或者相关联。

3、如果是找国外的教授写推荐信,就需要多多跟他互动,展现你自己,不要怕傻白甜。总之让他能记住你最好。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只盯自己不喜欢的导师写推荐信,要广撒网,多接触更多的导师,总会遇到你的“贵人”。

网申:

所需材料:

学位证/成绩单:1、中英文对照;2、教务处出具的原件,并盖章+密封;3、对应学校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认证。比如GPA要求WES认证等。举个我校哥大的例子,要求中国的学生全部都必须联系CHESICC,根据指导来提交成绩单和报告(“Verification Report of China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Academic Transcript”和 “Verification Report of China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标化成绩单:托福、GRE/GMAT、LSAT(法学院需要),需要在Deadline之前送分,用ETS填好学校代码送。

财力证明:目前很多学校都不需要学生在申请时提供,都是录取后申请I20签证的时候才要求提供。

文书:备好提交还需要注意格式。比如WS和作品集很多学校要求文书的文件大小、长度、形式等,这些要注意。

网申的几个tips:

1、给要申请的每个学校创建一个“专属”的文件夹,把资料分别放进去,并且创建一个Excel表,记录申请进度等。

2、检查格式,此外除非学校明确要求word或者其他指定格式上传文件,建议大家统一按照PDF的格式上传。

3、文档需要都用英文命名,比如简历名称:CV_MayWang

4、网申栏里标明附加或者并非必须填写的信息,最好还是补充填写

5、填邮箱最好用Gmail,不要用qq等国内的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的情况。

6、申请截止日期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有些学校会采取批次或者滚动录取的方式,申请截止日期多个,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先人一步,避免offer发够轮不到你的情况。

7、多次检查材料,随时跟进申请进度

临门一脚:面试

一般商科需要面试,理工科除phd或者研究型的项目,基本没有面试环节。美国大学的面试主要是,一来查验你之前递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二来进行最后一轮次的筛选。第二种筛选型的面试其实蛮少见的,除非是差额面试,即学校给超过原定offer数量的人发面试通知,而他们条件相差不大,所以学校会通过最终面试来筛人。

比较常见的还是第一种情况,面试八九不离十,就能过。其实面试=口语、交流形式的PS和SOP,无非是你跟学校再表一次白。每年有很多筒子也会在我们平台找到对应学校的导师给他们做模拟面试和辅导。不过也有很多自己准备的筒子,去看前辈的面经,联系面试口语,模拟应答等等。面试本身不难,最重要的是不慌不作,offer就在前方。

最后,我想解答关于申请的“灵魂问题”(私信的筒子们我在这里公开回答了哈)

我到底能不能申请到XX学校/Top多少多少的学校?

这个问题可能是准备申请的筒子们第一个要问的。筒子们可以参考机构的定位来预估,但是不要完全照着这个来,特别是一些双非或者自认为背景有劣势的筒子。只要时间充裕,在其他背景提升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做的是停止焦虑,也别喝鸡汤,踏实地规划和行动。

再好offer的背后,都是基于背景的积累。其中抛开本科院校(这个高考就决定了),绩点、论文、实验室项目、参会、交换、暑校、实习、竞赛、专利、积累人脉等等。没有这些根基在,申请就会很难。还有一点,如果想要背景提升非常高效,则需要海外经历,和国外沾边。比如实习上去国际知名的fortune 500,外资背景的公司,如果是国内的公司,几个巨头,比如阿里腾讯、华为百度这些,AO都非常认可。

举个栗子,我哥大硕士班上有一个同学,本人是在澳洲读的本科,但是姑娘非常有干劲,3年的本科2年就读完了,学校在澳洲也八大中排后面一点的,但她本人的绩点却是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中途有在美国交换了一个semester的经历。19岁她就已经从大学毕业,在当地的美资企业工作了3年,她的老板正好是哥大一项funding的资助人之一,于是她就顺理成章地拿到这个非常给力的推荐信,学校就给22岁的她发了半奖的研究生offer,请她来读了。我17年开始负责admitwrite北美留学生导师的招募,也见过很多原本本科院校背景普通的导师,但是通过自己的规划和提升,申请到了排名非常靠前的美硕项目。这其实也是对应了美硕招生的一项概念:holistic review of an individu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完长长长的本文,大家也应该知道该怎么“下手申请”了。因为每个人的申请经历都是独特的,可能我的经验不一定最适用你,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在申请前期物尽其用,在申请后期都能get满意的offer~



上一篇:现在开始着手留学的事还来得及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


海外:92 Adelaide St,Ontario,Toronto

      736 Mount Olive Road,Atlanta,Georgia

河南:郑州市经开区正商经开广场1202室

      焦作市山阳区总部新城57号楼3楼

上海: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47楼

福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鹭江大道钻石海岸30楼

广东: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中路恒源大厦3楼D38室

邮箱:infoyqjy@163.com

网址:www.yqedu.info

0391-8309630